皮肤瘙痒并没有所谓的“特效药”,具体治疗方案需结合病因进行选择。常见处理方法包括避免刺激、加强保湿、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紫外线光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因进行合理选择。
1、避免刺激
日常需避免过度抓挠或热水烫洗皮肤,减少肥皂、酒精等刺激性物质接触,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有助于缓解局部不适感。
2、加强保湿
皮肤干燥引起的瘙痒需规律涂抹尿素软膏、凡士林、甘油等保湿剂,维持皮肤屏障功能,减少水分流失,从而缓解干燥性瘙痒。
3、外用药物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糖皮质激素药膏;慢性期或面部可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合并感染者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
4、口服药物
顽固性瘙痒可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胶囊等抗组胺药。自身免疫性疾病引发的瘙痒需配合环孢素软胶囊、甲氨蝶呤片等免疫抑制剂,需严格遵循剂量和疗程。
5、紫外线光疗
慢性湿疹、银屑病等引起的广泛性瘙痒,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通过抑制局部免疫反应减轻症状。
皮肤瘙痒可能由湿疹、荨麻疹、肝肾功能异常、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引起。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皮疹、发热等表现,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完善过敏原检测、血液生化等检查明确病因,避免盲目使用激素类药物。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皮肤萎缩、多毛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