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呼吸道飞沫传播,婴幼儿群体尤其易感。
1、粪-口传播
感染者粪便中含有大量轮状病毒颗粒,若排泄后未规范处理,可能通过污染水源、食物或餐具等途径进入人体消化道。婴幼儿因卫生意识较弱,接触污染物后经手-口途径感染的风险较高。
2、接触传播
病毒可在门把手、玩具等物体表面存活数小时,直接接触污染物后再触摸口鼻可能引发感染。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容易发生此类传播。
3、呼吸道传播
部分研究显示,轮状病毒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尤其在患者呕吐时,病毒颗粒可能随飞沫扩散,但该途径的传播效力相对较低。
日常应注意勤洗手、定期消毒儿童用品,婴幼儿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进行预防。若出现水样腹泻、发热等症状,需及时隔离并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测,确诊后遵医嘱补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