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但通常是暂时性的,一般无需过度担心。这种情况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药物影响有关,具体需结合个体情况分析。
感冒期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促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导致心率加快和血管收缩,从而引发暂时性血压波动。这种血压升高幅度通常较小,随着感冒好转可自行恢复。部分患者在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心率约增加10-20次/分钟,这种代偿性反应也可能间接影响血压。
含有伪麻黄碱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可能通过收缩血管作用导致血压上升。高血压患者使用这类药物时,收缩压可能升高10-20mmHg,舒张压升高5-10mmHg。建议查看药物说明书中的成分表,避免使用含血管收缩剂的感冒药。
日常应注意每日定时测量血压,感冒期间建议早晚各测一次。若血压持续超过140/90mmHg或出现明显头晕、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高血压患者选择感冒药时,应优先咨询医生,避免自行服用含拟交感神经胺类成分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