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脂瘤是一种发生在中耳、乳突等部位的良性病变,但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点。其本质是表皮样囊肿,内部堆积大量角质碎屑和胆固醇结晶,可对周围骨质造成破坏。
1、结构特征
胆脂瘤并非真正肿瘤,而是由脱落上皮细胞和胆固醇形成的囊性结构。囊壁为复层鳞状上皮,持续角化脱落导致内容物堆积,逐渐膨胀压迫周围组织。
2、临床表现
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着病变发展会出现听力下降、耳道流脓、耳闷胀感。侵袭内耳可引发眩晕、面瘫,破坏颅底骨质可能导致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3、发病机制
后天性胆脂瘤多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长期负压使鼓膜内陷形成囊袋。反复中耳感染、鼓膜穿孔也是重要诱因,约5%-10%病例存在先天性发育异常。
4、诊断方法
高分辨率CT可显示骨质破坏范围,典型表现为边缘整齐的骨质吸收区。耳内镜检查可见珍珠样白色团块,纯音测听多呈传导性聋,晚期可出现混合性聋。
5、治疗原则
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清除病灶,常用术式包括乳突根治术和鼓室成形术。术后需定期耳部冲洗清理脱落上皮,合并感染时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治疗。
该病具有复发倾向,患者术后需每半年复查耳内镜和听力检测。出现耳痛加剧、分泌物增多或突发面瘫等情况,应及时返院检查处理。日常需避免耳道进水,预防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