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及其系膜套入相邻的肠腔内,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和血液循环受阻的急腹症。该病好发于2岁以下婴幼儿,典型症状表现为阵发性腹痛、果酱样血便、腹部包块,可能伴随呕吐、精神萎靡等表现。
肠套叠常见诱因包括病毒感染引起的肠壁淋巴结肿大、肠道解剖结构异常、饮食突然改变等。婴幼儿因肠道发育不成熟,肠系膜固定不牢固,更易发生肠蠕动节律紊乱。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腹部超声检查,可见特征性"同心圆"或"套筒样"影像,部分病例需结合X线空气灌肠检查。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引发肠管缺血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当婴幼儿出现突发性阵哭、蜷缩体位、拒绝进食等异常表现时,家长应立即带其前往儿科急诊。确诊后早期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发病48小时内成功率可达90%。若病情进展至肠坏死阶段,则需手术切除病变肠段。治疗期间需严格禁食,通过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恢复期应遵循循序渐进喂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