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脱水等症状,具体表现因人而异。若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腹痛
急性肠炎患者常出现阵发性脐周或下腹部绞痛,疼痛程度与炎症刺激肠道平滑肌痉挛有关。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排便后腹痛可暂时缓解。
2、腹泻
典型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3-10次,粪便呈稀水样或糊状,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严重感染时可能出现黏液便或血便,需警惕肠道出血或细菌性痢疾。
3、恶心呕吐
炎症刺激可引发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伴随胆汁反流,需注意防止电解质失衡。
4、发热
细菌或病毒性肠炎患者可能出现38℃左右的体温升高,若体温超过39℃且持续不退,可能提示严重感染或全身炎症反应,需及时进行血常规检查。
5、脱水
频繁呕吐和腹泻可能导致皮肤弹性下降、口干舌燥、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婴幼儿及老年患者易出现意识模糊、血压下降等重度脱水表现,需紧急补液治疗。
急性肠炎患者需注意卧床休息,呕吐期间可暂禁食4-6小时后逐步摄入米汤、淡盐水等流质。若腹泻每日超过10次、便血或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应立即前往消化内科就诊并进行大便常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