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脂肪肝是否严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通常处于轻度到重度的过渡阶段,若及时干预可逆,但忽视可能增加疾病进展风险。
1、可逆性
中度脂肪肝在未出现明显肝纤维化时,通过饮食调整、运动等方式干预,肝脏脂肪沉积可能逐渐消退,肝功能指标可恢复正常。部分患者在3-6个月生活方式干预后复查超声显示脂肪肝程度减轻。
2、疾病进展风险
若长期存在肥胖、饮酒等诱因,肝细胞持续受损可能发展为脂肪性肝炎,约20%-30%患者可能在5-10年内进展为肝纤维化。合并代谢综合征者肝硬化风险较健康人群升高3-5倍。
3、并发症风险
中度脂肪肝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概率比普通人高1.5倍,2型糖尿病发病率增加2-3倍。当合并转氨酶异常时,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等肝胆系统疾病发生率可达40%左右。
发现中度脂肪肝后应定期监测肝功能、肝脏弹性检测等指标,建议每6个月复查腹部超声。日常需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控制每日摄入热量在25-30kcal/kg,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若存在代谢异常,需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