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何时需要做肠镜检查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肠镜检查通常建议在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年龄超过45岁、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或筛查结果异常等情况时进行。具体需要根据个体症状和风险因素由医生评估决定。

1、年龄因素

根据临床指南,45岁以上人群即使没有症状也应开始结直肠癌筛查。随着年龄增长,肠道息肉和肿瘤的发生率显著上升,建议每10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对于存在高危因素者可能需要缩短复查间隔。

2、家族病史

直系亲属中有结直肠癌或腺瘤性息肉病史者需提前筛查。若一级亲属在60岁前确诊,建议从亲属发病年龄减去10岁开始检查,或从40岁起每5年检查1次,这类人群的患病风险较普通人高2-3倍。

3、肠道症状

持续超过2周的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交替)、便血、黏液便、腹痛、贫血或体重下降等情况需及时检查。特别是暗红色血便或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者,可能提示肠道溃疡、息肉或肿瘤等病变。

4、疾病监测

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患者确诊8-10年后需定期监测。肠道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应根据病理类型,在术后1-3年内复查,腺瘤性息肉患者复发风险可达30%-50%。

5、筛查异常

粪便潜血试验阳性、粪便DNA检测异常或CT结肠造影发现病变时,需进行肠镜确诊。研究表明,粪便检测阳性者后续肠镜检出腺瘤的概率约为28%,发现癌变的概率约4%。

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检查前需按要求进行肠道准备。40岁以上人群建议将肠镜纳入常规体检项目,检查中发现息肉可在术中直接切除,实现早诊早治。具体检查时间和频率需由专科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