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障碍患者的症状主要包括极端节食、暴食与催吐、体像认知障碍、生理功能紊乱以及心理行为异常等,具体表现存在个体差异。
1、极端节食
患者可能长期严格限制热量摄入,拒绝主食或脂肪类食物,甚至每日仅摄入极低热量。部分人群会过度运动消耗能量,导致体重显著低于正常范围,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
2、暴食与催吐
部分患者会不受控制地短时间内大量进食,随后因负罪感采取催吐、滥用泻药或利尿剂等代偿行为。反复催吐可能导致牙齿腐蚀、食管损伤或电解质紊乱。
3、体像认知障碍
患者对自身体重或体形存在扭曲认知,即便体重过低仍固执地认为自己肥胖,并因此产生焦虑、自卑等情绪,甚至回避社交活动。
4、生理功能紊乱
长期营养失衡可能引发闭经、骨质疏松、心率失常、低钾血症等并发症,部分患者出现皮肤干燥、脱发或肢体水肿。
5、心理行为异常
常伴随强迫性行为(如精确计算食物热量)、情绪波动、抑郁倾向,严重时存在自残或自杀风险。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诊精神心理科或消化科,通过营养支持、认知行为治疗及抗焦虑药物(如舍曲林、氟西汀、帕罗西汀等)综合干预。治疗期间需家属配合监督饮食,逐步建立健康的进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