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其症状因感染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表现包括发热、皮肤异常、腹部症状等。
1、发热
急性血吸虫病常出现间歇性或持续性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伴随畏寒、多汗等症状。这是由于虫体代谢产物及虫卵沉积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所致,发热可持续数周,部分患者伴有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
2、皮肤异常
尾蚴侵入皮肤时,局部可能出现红色丘疹或荨麻疹,称为尾蚴性皮炎。慢性感染者因虫卵沉积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结节性红斑等过敏反应,严重者皮肤可见色素沉着。
3、腹部症状
虫卵沉积在肠道和肝脏会导致腹痛、腹泻,粪便中可能带血或黏液。长期感染可引起肝脾肿大,表现为左上腹肿块、腹胀,晚期可能出现肝硬化、腹水等并发症。部分患者因门脉高压出现食管静脉曲张,有呕血风险。
该病症状易与疟疾、肝炎等混淆,若在疫区接触疫水后出现相关表现,应及时进行粪便虫卵检查或血清学检测。日常需避免接触未经处理的河水,接触后出现皮肤瘙痒或发热应尽早就医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