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可能出现乏力、头晕、心悸、面色苍白、月经不调等症状,具体表现因人而异。气血不足是中医概念,指人体气虚和血虚共存的状态,常因久病体虚、过度劳累、脾胃虚弱等因素导致。
1、乏力
气血不足时,机体缺乏足够的能量和养分供给,容易感到全身倦怠、四肢无力,轻微活动后可能加重疲劳感,休息后难以完全缓解。
2、头晕
气血亏虚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头晕目眩,尤其在久蹲起立、过度用脑后更为明显,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耳鸣或视物模糊。
3、心悸
心主血脉,气血不足时心脏搏动代偿性增强,可能引起心慌、心跳异常感,尤其在情绪波动或体力消耗后易发作。
4、面色苍白
气血无法充分滋养面部,常见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唇色淡白,皮肤干燥缺乏光泽,部分患者伴随头发干枯易脱落。
5、月经不调
女性气血不足可能影响冲任二脉,表现为月经量少、经期延迟或经血色淡,严重时可能出现闭经,部分患者伴有经期腹痛。
日常应注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可适当摄入红枣、桂圆、山药等补益气血的食物。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严重不适,建议至中医科就诊,通过辨证施治进行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