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烫伤的治疗方法包括立即降温、清洁消毒、药物治疗、水疱处理以及必要时的手术治疗,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合适方案。若烫伤范围较大或出现感染迹象,建议尽早就诊处理。
1、立即降温
发生烫伤后应迅速用15-25℃流动冷水冲洗或浸泡伤口20-30分钟,降低皮肤深层组织的热量蓄积。避免使用冰块直接冷敷,防止温度过低造成冻伤。降温后可用干净纱布覆盖创面,减少外界刺激。
2、清洁消毒
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去除污物,再使用碘伏或苯扎氯铵溶液轻柔消毒。若表皮破损渗液较多,可外敷纳米银抗菌敷料控制细菌繁殖。每日换药时观察有无红肿、化脓等感染迹象。
3、药物治疗
浅层烫伤可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磺胺嘧啶银乳膏促进创面修复。疼痛明显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症状,伴有炎症反应时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乳膏。
4、水疱处理
直径小于1cm的水疱无需刺破,保持完整疱皮可促进愈合。较大水疱需由医护人员在无菌条件下抽取渗液并保留表皮,外涂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加速修复。若水疱已破损,需修剪坏死表皮后定期换药。
5、手术清创
深度烫伤导致真皮层坏死或合并感染时,需手术清除失活组织。大面积Ⅲ度烫伤可能需分次进行植皮术修复缺损,术后配合加压包扎和康复锻炼,减少瘢痕增生。
日常需保持创面干燥清洁,避免衣物摩擦。恢复期出现发热、创周红肿或渗液异味时提示感染,需立即就医进行细菌培养并调整抗生素。糖尿病患者或肢体感觉障碍者发生烫伤后,建议住院观察防止病情恶化。治疗期间需严格戒烟,保证蛋白质摄入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