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浸润”通常指细胞、液体或异常物质侵入周围组织的过程,常见于肿瘤学、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描述,具体含义需结合临床背景分析。
1、肿瘤浸润
指恶性肿瘤细胞突破原发部位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扩散。例如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肺浸润性腺癌等,此类癌细胞可破坏正常组织结构,增加转移风险,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
2、影像学浸润
在X线、CT等检查中表现为边界模糊的片状阴影,常见于肺部炎性病变。如大叶性肺炎的实变期,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肺结核活动期也可出现浸润灶,多伴有咳嗽、低热等症状。
3、细胞浸润
指免疫细胞或异常物质在组织中的聚集。炎症反应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会浸润感染部位;心肌梗死后巨噬细胞会浸润坏死区域清除细胞碎片;某些皮肤病如湿疹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若检查报告提示“浸润”,建议携带完整病历资料至肿瘤科、影像科或对应专科就诊。医生将结合病理结果、影像特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评估病变性质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需避免自行解读报告造成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