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药通常包括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胃黏膜保护药、止泻药以及微生态制剂等,需根据具体症状遵医嘱使用。
1、抑酸药
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抑制胃酸分泌,缓解反酸、胃痛等症状。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以及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H2受体拮抗剂。它们通过阻断胃壁细胞的酸分泌途径发挥作用,适用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
2、促胃肠动力药
此类药物可增强胃肠道蠕动,改善腹胀、恶心等症状。多潘立酮通过拮抗多巴胺受体促进胃排空,莫沙必利则通过刺激5-HT4受体增强胃肠动力。需注意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心律失常等副作用,心脏病患者应慎用。
3、胃黏膜保护药
枸橼酸铋钾、硫糖铝等药物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阻隔胃酸和消化酶对受损组织的刺激。同时,部分药物可促进前列腺素合成,加速黏膜修复,常用于慢性胃炎或应激性溃疡的辅助治疗。
4、止泻药
蒙脱石散通过吸附肠道毒素和病原体缓解腹泻;洛哌丁胺则抑制肠道蠕动延长内容物滞留时间。但细菌感染性腹泻需联用抗生素,单纯止泻可能加重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微生态制剂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等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腹泻、便秘及消化不良。活菌制剂需避免与抗菌药物同服,否则会降低疗效,建议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
出现胃肠不适时,建议先明确病因再针对性用药。避免自行长期使用抑酸药,可能增加骨折或感染风险。若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伴有呕血、黑便、体重下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用药期间注意观察不良反应,严格遵循剂量和疗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