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其正常范围通常为男性150~420μmol/L,女性90~360μmol/L。一般情况下,尿酸偏低大多属于生理性波动,不会对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但若尿酸持续显著降低且伴随其他症状,可能提示潜在健康问题。
尿酸偏低常见于长期低嘌呤饮食、过度控制蛋白质摄入或营养不良等情况。例如长期素食者可能因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导致尿酸生成减少。此外,部分药物如别嘌呤醇、苯溴马隆等降尿酸药物过量使用也可能引起尿酸水平异常降低。对于存在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尿酸合成或排泄过程出现障碍也可能导致数值偏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某些遗传性疾病如黄嘌呤尿症患者因缺乏相关代谢酶,可能出现尿酸水平显著低下。
目前研究显示,尿酸具有一定抗氧化作用,极端低水平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风险增加相关。但这类关联性研究尚无明确结论,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日常体检发现尿酸轻度偏低无需过度紧张,可通过均衡饮食、适量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进行调节。若尿酸值持续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50%以上,或伴随乏力、水肿、尿量异常等症状,建议及时至内分泌科就诊,完善肝肾功、尿液分析等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