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克氏针是什么

朱湘南 普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三甲

克氏针是骨科手术中常用的一种内固定器械,通常由不锈钢或钛合金材料制成,主要用于骨折复位、骨骼牵引及临时固定等治疗。其特点是直径较细、操作灵活,能够满足不同部位的临床需求。

1、材质与结构

克氏针主要采用医用不锈钢或钛合金材质,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腐蚀性。其直径规格多样,常见范围为0.8-3.0mm,长度可根据手术需求截取,针体表面通常经过特殊处理以减少组织损伤。

2、临床应用

在四肢骨折手术中,克氏针常用于指骨、掌骨等小骨块的交叉固定,例如Colles骨折的经皮穿针固定。对于儿童骨骺损伤,因其不损伤生长板的特点而被优先选用。在关节融合术和截骨矫形术中,克氏针可作为临时定位装置维持骨骼对位。

3、操作特点

该器械可通过经皮穿刺置入,具有微创优势。术中需借助电钻进行精准植入,术后根据愈合情况可选择保留或拔除。相比钢板螺钉系统,克氏针能有效减少软组织剥离,特别适用于血运较差的骨折部位。

使用克氏针后需注意保持针道清洁,定期消毒预防感染。术后应遵循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避免过早负重。若出现局部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具体治疗方案需由骨科医生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制定。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