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屈光不正是怎么回事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屈光不正通常是由于眼球前后径异常或角膜、晶状体屈光力改变引起的视力问题,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用眼习惯、年龄增长以及眼部疾病或损伤等因素有关。若出现视物模糊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遗传因素

屈光不正的发生与遗传密切相关。若父母存在高度近视、远视或散光等情况,子女的眼球结构可能先天发育异常,例如眼轴过长导致近视,或角膜曲率异常引发散光。此类患者需定期进行视力筛查。

2、不良用眼习惯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使睫状肌持续痉挛,造成调节性近视,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真性近视。在昏暗光线下阅读、电子屏幕使用时间过长等行为,均会加速角膜形态改变和晶状体弹性下降。

3、年龄增长

40岁后晶状体逐渐硬化、睫状肌调节功能减退,可能出现老视现象。这种年龄相关性改变属于正常生理过程,可通过佩戴老花镜矫正近视力,但可能合并其他屈光问题需综合处理。

4、眼部疾病或损伤

圆锥角膜等角膜病变会直接改变角膜屈光力,引发不规则散光。眼部外伤导致的晶状体脱位、角膜瘢痕形成等器质性损伤,也会造成继发性屈光不正,常需通过角膜地形图等专业检查确诊。

若确诊屈光不正,可通过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进行光学矫正。角膜塑形镜适用于近视控制,屈光手术如全飞秒激光手术可改善屈光状态。药物治疗方面,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可能延缓近视进展。建议每半年进行验光检查,根据屈光度变化及时调整矫正方案,避免过度依赖未经专业验配的眼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