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烧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物或中成药进行治疗。常见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奥司他韦胶囊、连花清瘟胶囊等,具体用药需结合症状和病因判断。
1、解热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片和布洛芬缓释胶囊是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达到退热、缓解头痛和肌肉酸痛的作用。这类药物适用于体温超过38.5℃的情况,但需注意24小时内服药不超过4次,肝功能异常者慎用。
2、抗病毒药物
奥司他韦胶囊和利巴韦林片适用于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可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建议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服用时可能出现恶心等胃肠道反应,需遵医嘱控制疗程。
3、中成药
连花清瘟胶囊、板蓝根颗粒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伴咽喉肿痛症状。这类药物需根据中医辨证使用,风寒感冒患者不宜,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用药期间需避免重复使用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如复方氨酚烷胺片已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服药3天后若体温持续不退或出现咳黄痰、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等检查。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需在医师指导下调整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