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狂犬疫苗有哪些副作用和危害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狂犬疫苗可能引起注射部位红肿疼痛、发热、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反应以及罕见的严重过敏等副作用,但大多轻微且可控。接种后需遵医嘱留观,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处理。

1、注射部位红肿疼痛

接种疫苗后,局部可能出现压痛、硬结或红肿,通常在48小时内自行消退。这与疫苗成分刺激局部组织产生免疫应答有关,可用干净毛巾冷敷缓解不适。

2、发热

约10%-15%接种者会出现低热反应,体温多波动在37.3-38.5℃之间。此为疫苗激活免疫系统的正常反应,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物。

3、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可能对疫苗中的明胶或抗生素辅料过敏,表现为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症状。轻度过敏可口服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严重时需立即注射肾上腺素。

4、神经系统反应

偶见头痛、头晕、四肢麻木等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低于1%。这些症状多与个体免疫系统敏感性有关,通常2-3天可自行消失,持续不缓解需神经内科就诊。

5、严重过敏

极少数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表现为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多在接种后30分钟内发生。疫苗接种机构均配备急救设备,医护人员会立即进行肾上腺素注射等抢救措施。

接种后应在医疗机构留观30分钟,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若出现持续高热、意识障碍或全身皮疹等症状,需立即前往急诊科治疗。建议如实告知接种医生过敏史,按时完成全程免疫程序以保障免疫效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