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效果较好的食物通常包括红肉、动物血制品、动物肝脏等,同时可适当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促进铁吸收。日常饮食中注意均衡搭配,有助于改善缺铁性贫血。
1、红肉
红肉如牛肉、羊肉、猪肉等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吸收率可达15%-35%。建议选择瘦肉部分,每周摄入300-500g。可将牛肉炖煮或切片涮食,避免过度油炸破坏营养成分。搭配彩椒、西兰花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能使铁吸收率提高2-3倍。
2、动物血制品
鸭血、猪血等动物血制品的铁含量高达30-40mg/100g,且属于生物利用率高的血红素铁。市售血制品需充分煮熟,可制作鸭血粉丝汤、毛血旺等菜肴。但高尿酸血症患者需控制摄入量,每周建议不超过200g。
3、动物肝脏
猪肝、鸡肝等肝脏类食物不仅含有20mg/100g左右的铁元素,同时富含维生素B12、叶酸等造血原料。建议每周食用1-2次,每次50g左右为宜。烹饪前用清水浸泡1小时,中途换水2-3次可减少胆固醇含量,适合清炒或煮粥。
需要提醒的是,严重贫血患者血红蛋白低于90g/L时,单纯食补难以快速改善,需及时就医进行铁剂补充治疗。日常应避免在补铁饮食后立即饮用浓茶、咖啡,其中鞣酸成分会抑制铁吸收。确诊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并定期复查血常规。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