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药物可能引发免疫抑制、代谢紊乱、骨质疏松、消化系统损伤以及皮肤问题等危害,需遵医嘱规范使用以降低风险。以下具体分析其危害及注意事项:
1、免疫抑制
激素药物会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长期使用可能诱发肺炎、结核病等严重感染,且感染症状可能被药物掩盖而延误治疗。
2、代谢紊乱
这类药物可能干扰糖、脂肪代谢,引起血糖升高、血脂异常及向心性肥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水钠潴留,表现为面部浮肿、血压升高等症状,长期可能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3、骨质疏松
激素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增加钙磷排泄,导致骨密度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腰背疼痛、身高变矮,严重者会发生病理性骨折,髋部骨折风险较常人升高3-4倍。
4、消化系统损伤
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并降低胃黏膜修复能力,易引发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典型症状包括上腹痛、黑便,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
5、皮肤问题
长期外用可能导致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面部可能出现激素依赖性皮炎。系统性使用可能引发痤疮、多毛症,停药后可能出现反跳性红斑。
使用激素药物需严格遵循剂量和疗程,不得擅自增减或停药。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骨密度等指标,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出现异常体重增长、持续性疼痛或视觉模糊等情况时,应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