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离可能与视网膜裂孔、眼外伤、高度近视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因素有关。当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时,可能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处理。
1、视网膜裂孔
高度近视或年龄增长可能导致视网膜出现裂孔,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孔进入视网膜下间隙,造成两层结构分离。患者可能突然出现闪光感或漂浮物,此时需通过激光封闭裂孔或巩膜外垫压术修复。
2、眼外伤
眼球受到钝挫伤、穿透伤或头部剧烈撞击时,可能直接造成视网膜撕裂,或因玻璃体牵引导致继发性脱离。此类损伤常伴随眼内出血,需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硅油填充治疗。
3、高度近视
近视度数超过600度时,眼轴过度延长会使周边视网膜变薄,容易形成格子样变性区。这类病变区域可能在剧烈运动时发生撕裂,建议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必要时行预防性激光治疗。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视网膜新生血管生长,这些异常血管收缩时会牵拉视网膜形成皱褶。患者通常伴有眼底出血,可遵医嘱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等抗VEGF药物,或进行全视网膜光凝。
出现眼前固定黑影遮挡、视物变形等症状时,建议24小时内到眼科急诊就诊。视网膜复位手术后的患者需保持特定体位促进愈合,避免剧烈运动及眼部碰撞,定期复查眼底情况。糖尿病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眼底照相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