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核心特征的精神心理疾病,属于情感障碍的范畴。患者通常存在持续两周以上的心境低落、兴趣减退、自我价值感降低等核心症状,并可能伴随认知功能下降和躯体化表现。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涉及生物学、心理及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生物学方面,脑内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物质的代谢异常可能影响情绪调节;心理因素中,长期存在的负性认知模式容易形成心理压力;社会环境方面,重大生活事件或慢性应激都可能成为诱发因素。该病可能引发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慢性疼痛等躯体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自伤倾向。临床上主要采用抗抑郁药物如氟西汀片、帕罗西汀胶囊、文拉法辛缓释片等调节神经递质平衡,配合认知行为治疗等心理干预手段。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每日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培养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若出现持续的情绪问题,应及时前往精神心理科就诊评估,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可获得更好预后。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用药方案,避免擅自增减药物剂量或突然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