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筷子可能对人体造成化学物质残留、微生物污染以及物理性伤害等危害。日常使用时应选择正规产品并注意清洁消毒,以减少相关风险。
1、化学物质残留
部分一次性筷子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使用硫磺、双氧水等漂白剂进行漂白处理,这些化学物质若残留超标,长期接触可能刺激口腔和消化道黏膜,甚至增加致癌风险。此外,劣质筷子表面的工业石蜡在高温下可能释放有害物质,影响人体健康。
2、微生物污染
一次性筷子在运输或储存中若受潮发霉,易滋生黄曲霉菌等致病微生物。开封后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也可能被环境中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使用后可能引发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3、物理性伤害
竹木材质的一次性筷子若打磨不光滑,表面可能存在木刺或毛边,使用时可能划伤口腔黏膜导致感染。部分筷子存在开裂、变形等情况,使用时可能发生断裂,存在误吞碎片的窒息风险。
建议选择带有正规生产标识的一次性筷子,使用前可用开水冲洗表面。拆封后建议4小时内使用完毕,避免微生物滋生。日常生活中更推荐使用可循环消毒的环保餐具,既能减少健康隐患,也有利于环境保护。若使用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