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作为中药材,一般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通淋、调节免疫、抗心律失常等功效和作用。其性味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1、清热燥湿
苦参性寒能清热,味苦可燥湿,常用于湿热引起的黄疸、痢疾、带下等病症。对于湿热蕴结胃肠导致的腹痛腹泻,常与木香、黄连等配伍使用。
2、杀虫止痒
苦参对皮肤寄生虫和真菌有抑制作用,可缓解湿疹、疥癣等皮肤瘙痒症状。外用时多制成洗剂或软膏,如苦参洗液局部湿敷可减轻外阴瘙痒。
3、利尿通淋
该药材能清利下焦湿热,改善小便短赤、尿频尿痛等淋证表现。治疗热淋时多与车前子、瞿麦等利尿药配伍,如八正散中含有苦参成分。
4、调节免疫
现代研究表明苦参中的生物碱成分可调节淋巴细胞活性,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改善机体免疫状态。但需注意不可替代正规免疫治疗。
5、抗心律失常
苦参所含的苦参碱具有β受体阻滞作用,能改善心悸、心律不齐等症状。临床常制成苦参素注射液用于辅助治疗,但需严格遵医嘱。
使用苦参时需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过量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孕妇禁用以免诱发宫缩,忌与藜芦配伍使用。外用时若出现皮肤灼热感应立即停用,长期内服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规范使用,出现不适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