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感冒的西药通常包括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镇咳药、祛痰药以及减充血剂等,具体用药需根据症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1、解热镇痛药
这类药物可缓解发热、头痛及全身酸痛症状。常用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此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退热止痛作用,但需注意避免与其他含同类成分药物叠加使用。
2、抗组胺药
适用于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过敏症状。临床常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黏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
3、镇咳药
针对剧烈干咳症状,常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等中枢性镇咳药。此类药物作用于延髓咳嗽中枢,但痰多时需慎用以免抑制排痰。
4、祛痰药
适用于咳嗽伴痰液黏稠的情况,如盐酸氨溴索口服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愈创甘油醚糖浆等。这类药物通过分解黏液或刺激呼吸道分泌,帮助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5、减充血剂
主要用于缓解鼻塞症状,常用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呋麻滴鼻液等。其通过收缩鼻黏膜血管减轻充血,但需注意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避免反跳性鼻塞。
感冒患者应注意多休息、适量增加饮水量。若出现高热持续不退、胸痛、呼吸困难或症状持续超过一周,应及时就医排查并发症。所有药物均应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联合用药导致肝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