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翅虫皮炎一般不会自行扩散,但毒液接触皮肤后可能因搔抓或摩擦导致炎症反应范围扩大。该疾病属于接触性皮炎,主要与隐翅虫体内毒液刺激有关。
隐翅虫皮炎的发生是由于隐翅虫体内强酸性毒液接触皮肤后引发局部炎症反应。这种毒液不具有传染性,也不会通过血液传播至全身。但当毒液沾染手指后再触碰其他部位皮肤,或者通过衣物摩擦导致毒液扩散时,可能在身体不同区域出现新的皮损。
出现隐翅虫皮炎后应及时用肥皂水清洗接触部位,避免搔抓和摩擦患处。局部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等药物缓解症状。若出现大面积皮损或继发感染,需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接受规范治疗。日常应注意关好门窗,避免拍打停留在皮肤上的隐翅虫,防止毒液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