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否可以保守治疗需要根据病情阶段进行判断。早期症状轻微时,可能采取保守观察或药物干预,但病情进展至明显影响视力时,通常需通过手术治疗改善视功能。
早期白内障患者若晶状体混浊程度较轻,未显著影响日常活动,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谷胱甘肽滴眼液等药物延缓病情发展。这类药物通过调节晶状体代谢或抑制蛋白质变性发挥作用,但无法逆转已形成的混浊。患者需每3-6个月进行视力、眼压和眼底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当晶状体核硬度达到Ⅳ级以上或矫正视力低于0.3时,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成为首选治疗方案。该微创手术通过乳化吸除混浊晶体并植入多功能人工晶体,术后多数患者视力可提升至0.8以上。对于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青光眼等并发症患者,需先控制基础疾病再评估手术时机。
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眼科体检,出现视物模糊、眩光等症状及时就诊。日常需注意防晒,佩戴UV400防护镜片,控制血糖血压等全身性疾病。药物治疗期间若出现眼红、眼痛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