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软化灶是脑干组织损伤后形成的局限性软化病灶,通常由缺血、出血、炎症等病理过程导致。其本质是脑组织坏死液化后遗留的囊性结构,属于影像学描述性诊断,并非独立疾病。
脑干软化灶的形成多与脑血管病变相关,如脑梗死引起的局部供血中断,或脑出血后血肿吸收形成的软化灶。此外,颅脑外伤、感染性疾病(如脑炎)也可能导致脑干组织损伤软化。在影像学检查中,CT表现为低密度灶,MRI的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病灶周围可有胶质增生带。患者可能出现与损伤部位相关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吞咽困难、肢体瘫痪、眼球运动障碍等。
若发现脑干软化灶,需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通过详细问诊、神经系统查体及针对性检查明确原发病因。治疗需根据病因制定方案,如脑血管病患者需控制血压、血脂,必要时进行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康复期可结合针灸、理疗等促进功能恢复,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