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通常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发作频率及并发症情况综合判断。多数情况下,医生会优先评估保守治疗的可能性,若效果不佳或存在风险因素则考虑手术干预。
1、急性胆囊炎
若患者出现胆囊化脓、坏疽或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或经抗生素、解痉止痛药物等治疗48小时无效,需紧急行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是当前首选方式。
2、反复发作的慢性胆囊炎
每年发作超过3次、胆囊壁显著增厚(大于3mm)、胆囊萎缩或充满型结石患者,建议择期行胆囊切除以根治疾病。数据显示此类患者术后十年复发率低于5%。
3、合并胆总管结石或胰腺炎
当胆囊炎继发胆道梗阻或引发胆源性胰腺炎时,常需联合ERCP取石后实施胆囊切除术。此类情况拖延手术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死亡率可达15-30%。
存在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凝血异常等手术禁忌症患者,可尝试经皮胆囊造瘘引流术。术后需注意低脂饮食过渡,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术后3-6个月复查肝胆超声评估胆管代偿情况。具体治疗方案应由肝胆外科医生根据增强CT、MRCP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