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手术的潜在危害主要包括干眼症、感染风险、视力回退、眩光或光晕以及角膜变薄或膨出等问题。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护理,以降低相关风险。
1、干眼症
激光手术可能暂时破坏角膜表面的神经纤维,影响泪液分泌和分布,导致眼睛干涩、异物感。多数患者术后3-6个月可逐渐恢复,但部分人可能持续较长时间,需长期使用人工泪液缓解。
2、感染风险
尽管手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但术后角膜创面若护理不当,可能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表现为眼红、疼痛、分泌物增多,需及时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更昔洛韦凝胶等抗感染药物治疗。
3、视力回退
少数患者因个体角膜愈合反应过强或用眼习惯不佳,术后可能出现视力再次下降。高度近视者发生率较高,通常需在角膜稳定后(术后1年以上)进行二次增效手术矫正。
4、眩光或光晕
夜间瞳孔直径大于激光治疗区时,光线在角膜边缘发生散射,可能导致看灯光出现光晕、星芒现象。此类症状多发生在术后早期,随着角膜修复和神经适应,3-6个月会逐渐减轻。
5、角膜变薄或膨出
手术切削会使角膜厚度减少,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角膜扩张或圆锥角膜,表现为视力急剧下降和不规则散光。术前严格筛查角膜厚度低于480微米者不宜手术,术后定期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可早期发现。
进行激光手术前,需通过详细的术前检查排除禁忌证,如干眼症、角膜过薄或存在圆锥角膜倾向等。术后应按规范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滴眼液,避免揉眼、游泳等可能污染眼球的行为,出现持续眼痛或视力骤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