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针灸有哪些针法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针灸的常用针法主要包括毫针法、电针法、三棱针法、皮肤针法以及皮内针法等,需根据具体病症和体质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下为具体分析:

1、毫针法

毫针是针灸临床最常用的针具,针体细长柔软,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腧穴。通过提插捻转等手法刺激经络,可调节气血运行,常用于治疗疼痛、消化系统疾病及内科杂病。其特点为刺激量可控,适应症广泛,但需严格掌握进针深度以避免损伤脏器。

2、电针法

在毫针基础上连接脉冲电疗仪,通过不同频率的电流刺激增强治疗效果。适用于顽固性疼痛、神经系统疾病及瘫痪康复,如坐骨神经痛、面瘫等。电流强度需根据患者耐受度调节,心脏病患者使用需谨慎。

3、三棱针法

采用三棱形针尖点刺特定部位,主要用于放血治疗。常用于实证、热证,如高热、咽喉肿痛或局部瘀血肿胀。操作时需对皮肤严格消毒,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每次放血量控制在1-3毫升为宜。

4、皮肤针法

又称梅花针,由多支短针组成,通过叩刺皮肤表层十二皮部发挥作用。适用于头痛、失眠、皮肤病及儿童患者,对肌肉层较薄部位如头部、掌心等更安全。叩刺时腕部需保持弹性,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5、皮内针法

将微型针具埋入皮内进行长时间刺激,常用于慢性病和预防保健,如哮喘、过敏性鼻炎及减肥。针具可留置数小时至两天,期间需保持埋针部位干燥,糖尿病患者慎用以防感染。

进行针灸治疗前应排除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禁忌症。建议在专业中医师辨证后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过程中出现晕针、滞针等情况需立即处理。针灸后注意保暖,避免立即洗澡或剧烈运动,建议选择具有医疗资质的正规机构进行操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