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止痛针剂主要包括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以及局部麻醉药等类型,具体用药需由医生根据病情选择。
1、阿片类药物
芬太尼透皮贴剂、羟考酮注射液等属于强效镇痛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来缓解中重度癌痛。这类药物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长期使用可能存在成瘾性或便秘等副作用。
2、非甾体抗炎药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帕瑞昔布钠注射液等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适用于轻中度疼痛或与阿片类药物联用。但可能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
3、局部麻醉药
利多卡因注射液、罗哌卡因注射液等可通过神经阻滞或局部浸润方式阻断疼痛信号传导,常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或术后镇痛。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使用,避免误入血管引发毒性反应。
肿瘤患者出现疼痛时,应及时向肿瘤科或疼痛科医生反馈症状变化。治疗需遵循三阶梯止痛原则,根据疼痛程度阶梯式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同时配合心理疏导、物理治疗等综合手段提升生活质量。严禁自行调整注射剂量或频率,以免引发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