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乏无力可能是由睡眠不足、营养不良、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或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原因引起的。若长期存在该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
1、睡眠不足
长期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影响身体机能恢复,导致肌肉力量下降和精神萎靡。这种情况通常伴随注意力不集中、日间嗜睡等症状,通过调整作息时间可逐渐改善。
2、营养不良
长期饮食不均衡导致蛋白质、铁元素或维生素B12摄入不足,会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和能量代谢。这种情况可能伴有皮肤苍白、指甲变脆等表现,需调整饮食结构并补充复合维生素。
3、贫血
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引发组织缺氧性疲劳。患者可能伴随头晕、心悸等症状,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胶囊、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基础代谢率降低,出现持续性疲劳、怕冷、体重增加等症状。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替代治疗,并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5、慢性疲劳综合征
病因尚不明确的持续性疲劳状态,可能由病毒感染、免疫异常等因素引发。患者可能出现持续6个月以上的严重疲劳,伴随头痛、关节痛等症状,需通过综合治疗改善。
若调整生活方式后症状仍未缓解,建议及时到内分泌科或全科医学科就诊,通过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测等检查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和新鲜果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