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作为常见中药材,一般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抗菌抗炎、安胎等功效和作用,临床多用于中医辨证治疗。
1、清热燥湿
黄芩性味苦寒,中医认为其苦能燥湿、寒可清热,适用于湿热引起的黄疸、腹泻、痢疾等症状,常与黄连等药物配伍使用。
2、泻火解毒
其泻火功效多作用于上焦热证,如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病症,可通过清除体内实火缓解相关症状。
3、凉血止血
对于血热妄行导致的吐血、衄血、便血等出血症状,黄芩能通过清热凉血作用调节血液循环状态。
4、抗菌抗炎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芩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
5、安胎
在中医妇科应用中,黄芩常与白术配伍治疗胎热引起的胎动不安,通过清热作用维持妊娠稳定。
使用黄芩前需经中医师辨证,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需严格遵医嘱。其制剂包括黄芩片、黄芩胶囊等中成药,不建议自行配伍大剂量使用,避免引发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