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气性坏疽

朱湘南 普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三甲

气性坏疽是由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常见于严重创伤或开放性伤口。其特点是肌肉组织坏死、产生气体并伴随全身中毒症状,病情进展迅速且危及生命。

1、病因及致病机制

产气荚膜杆菌通过伤口侵入深部组织,在缺氧环境中大量繁殖并分泌α毒素。这种毒素能破坏细胞膜,导致红细胞溶解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局部组织水肿、缺血及坏死。同时细菌分解肌肉中的糖类产生大量气体,形成皮下气肿。

2、临床表现

感染后6-12小时即可出现剧烈胀痛,伤口周围皮肤呈青铜色或紫黑色,按压有捻发音。渗出液呈稀薄血性伴有恶臭,伴有高热(39-40℃)、心率加快等全身中毒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显著升高,X线显示软组织内羽毛状气体影。

3、诊断与治疗

早期诊断需结合创伤史、典型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关键是紧急手术清创,彻底切除坏死组织直至健康肌肉,必要时行截肢术。联合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辅以高压氧治疗可抑制毒素产生。统计显示,未经治疗者死亡率高达80%,及时救治可降至20%。

该病具有极强传染性,患者需严格隔离。接触伤口时应佩戴双层手套,所有敷料需焚毁处理。临床观察表明,受伤后6小时内彻底清创可使发病率降低5倍,建议开放性损伤患者立即到急诊科进行规范处置。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