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幽门螺杆菌会导致什么病

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以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具体分析如下:

1、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在胃黏膜定植,释放毒素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慢性炎症反应。患者常出现上腹隐痛、餐后饱胀、恶心等症状。治疗时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进行根除治疗。

2、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该菌会削弱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能力,胃酸侵蚀导致溃疡形成。典型表现为规律性上腹痛,进食后可能加重或缓解。治疗需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枸橼酸铋钾颗粒、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抑制胃酸并杀灭病菌。

3、胃癌

长期感染可能诱发胃黏膜肠化生或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尤其是伴有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风险更高。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消瘦、呕血等表现。确诊需结合胃镜及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4、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幽门螺杆菌持续刺激胃黏膜淋巴组织,可能导致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贫血等症状。早期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可能使部分淋巴瘤消退,中晚期需结合化疗或放疗。

日常需注意分餐制避免交叉感染,治疗期间严格按疗程用药。若出现持续腹痛、黑便、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完善碳13呼气试验或胃镜检查,由消化科医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