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可能危及母婴安全。该病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或产后,需及时识别和处理。
HELLP综合征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微血管病性溶血及血小板消耗有关。孕妇可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乏力、黄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视物模糊、少尿或凝血功能障碍。诊断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如乳酸脱氢酶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血小板低于100×10⁹/L等指标。治疗原则包括尽早终止妊娠,同时给予降压、输注血小板、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支持治疗。部分患者可能并发胎盘早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多器官功能衰竭。
孕期应定期监测血压和尿蛋白,若出现持续性右上腹疼痛、皮肤黏膜出血点或尿量减少等症状,需立即就诊。确诊后应在具备新生儿抢救条件的医院进行治疗,分娩时机需根据孕周、病情严重程度综合评估。产后仍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直至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