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失语症是一种由大脑语言功能区损伤引起的获得性语言障碍,主要表现为语言表达困难。其常见病因包括脑卒中、脑外伤或脑肿瘤等病变累及左侧额下回后部(布罗卡区),患者可出现说话费力、语法缺失等症状。
布罗卡区是大脑中负责语言运动功能的重要区域,当该区域受损时,患者虽然能理解他人语言,但自身难以组织完整句子。典型表现为说话简短、词汇量减少,常省略连接词和虚词,例如只能说“水…喝”等短语。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右侧肢体偏瘫或面部肌肉无力,但语言理解能力相对保留。这类失语症需通过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位置。
若发现语言表达突然困难或伴随偏瘫等症状,建议立即就医排查脑血管意外。确诊后需尽早开展语言康复训练,例如通过图片命名、句子复述等方法刺激语言功能恢复。家属与患者交流时应给予充足时间表达,避免打断或催促。治疗方案需根据病因制定,例如脑卒中患者需结合溶栓或抗血小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