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但也可累及其他器官。该病通过空气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会释放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健康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后,通常在免疫力低下时发病。细菌在肺泡内繁殖,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形成结核结节,典型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超过两周,部分患者伴有午后低热、夜间盗汗、体重减轻等症状。肺外结核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骨关节破坏或脑膜炎等并发症,其中肺结核占临床病例的80%以上。诊断需结合胸部X线、痰涂片检查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综合判断。
患者确诊后需进行6-9个月规范化的抗结核治疗,常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四联方案。治疗期间须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擅自停药导致耐药菌产生。日常应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密切接触者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可有效预防重症结核,出现持续咳嗽伴消瘦等症状应及时到传染病专科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