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通常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可能与无排卵型功血、黄体功能不足、子宫内膜病变等原因有关,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无排卵型功血
青春期或围绝经期女性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未成熟或衰退,导致卵巢无排卵,雌激素持续刺激子宫内膜增生但缺乏孕激素对抗,最终引发突破性出血或脱落不全。患者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左炔诺孕酮片、地屈孕酮片、醋酸甲羟孕酮片等孕激素类药物调节月经周期。
2、黄体功能不足
育龄期女性因卵泡发育不良或高泌乳素血症等因素,导致黄体过早萎缩,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提前脱落。典型症状为月经周期缩短、经前期点滴出血。通常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体酮胶囊、绒促性素注射液等药物补充孕激素,促进内膜转化。
3、子宫内膜病变
长期雌激素刺激可能引起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息肉或黏膜下肌瘤等病变,导致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可能出现经间期出血、经量时多时少等症状。确诊后可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短效避孕药调节内膜生长,必要时需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若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超过2周,或伴有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建议尽早就医完善性激素六项、盆腔超声、诊断性刮宫等检查。治疗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规律作息,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以免加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