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针灸治疗如何操作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针灸治疗通常包括穴位定位、消毒、进针、行针手法以及留针与出针等操作步骤,需由专业医师根据患者情况实施。具体操作方法需根据病情和体质进行调整,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1、穴位定位

根据患者病情和中医辨证结果,选择相应的经络和穴位。常用的定位方法包括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和手指同身寸法,需确保穴位准确以提升治疗效果。

2、消毒

操作前需对施针部位用75%酒精棉球进行环形消毒,范围直径约5厘米。针具需采用一次性无菌毫针,避免交叉感染。

3、进针方法

常用单手进针法和双手进针法。快速破皮后缓慢捻转进针,深度根据穴位特性及患者体型调整,如四肢穴位可刺入1-2厘米,腹部穴位多浅刺0.5-1厘米。

4、行针手法

包括提插法、捻转法和循法。得气后通过平补平泻或烧山火等手法调节经气,针对虚证用补法缓慢行针,实证用泻法加强刺激量。

5、留针与出针

治疗性留针通常为20-30分钟,期间可配合艾灸或电针仪。出针时左手持棉球轻压皮肤,右手缓慢退针后立即按压针孔,防止出血或皮下血肿。

进行针灸治疗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持有医师资格证的专业人员操作。治疗前后避免空腹或过饱,施针部位24小时内不宜沾水。若出现晕针、滞针等情况需立即告知医师处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