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是一种紧急且危险的情况,可能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危害。溺水的主要危害包括窒息、器官损伤、感染、心理创伤以及生命危险等,需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1、窒息
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或喉部痉挛,导致氧气无法进入肺部,引发全身缺氧。大脑对缺氧极为敏感,若超过4-6分钟未获救,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出现意识丧失、昏迷甚至脑死亡。
2、器官损伤
肺部吸入大量液体易引发肺水肿,表现为咳嗽、粉红色泡沫痰和呼吸衰竭。心脏可能因缺氧出现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肾脏等器官也可能因缺血缺氧发生功能衰竭。
3、感染
污水中的细菌、寄生虫或化学物质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出现发热、胸痛等症状。在淡水中溺水时,水分快速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引起溶血反应,导致血红蛋白尿和肾功能损害。
4、心理创伤
幸存者常出现急性应激反应,表现为恐惧、焦虑或睡眠障碍,部分人可能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长期影响心理健康。
5、生命危险
据统计,溺水后5分钟内未获救者死亡率高达50%,10分钟以上存活率不足10%。即使获救,约20%患者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发生溺水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呼叫急救,获救后需住院监测心肺功能至少24小时。后续需注意观察有无迟发性肺水肿迹象,合并感染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建议接受心理评估,必要时进行专业心理干预以降低长期心理影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