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白蛋白的正常值范围通常为35-55g/L,但不同检测机构或设备可能存在轻微差异。若检查结果异常,需结合其他指标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血清白蛋白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新生儿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可能略低于成人参考值,但一般不低于30g/L。长期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合成原料缺乏。肝脏疾病如肝硬化时,肝细胞功能受损直接影响白蛋白合成。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会造成蛋白大量流失。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等消耗性疾病可能加速白蛋白分解。此外,血液浓缩状态如严重脱水可能造成检测值假性升高,而静脉输液后可能暂时性稀释降低。
若检查发现血清白蛋白异常,建议完善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等检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均衡饮食,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豆制品等。对于病理因素引起的异常,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肝病患者需保肝治疗,肾病患者需控制蛋白尿。具体用药方案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使用白蛋白制剂或营养补充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