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骼肌偏高有何健康益处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骼肌偏高通常指肌肉量高于同龄、同性别及同体型人群的平均水平,可能在增强代谢能力、提升运动表现、降低慢性病风险、改善身体功能以及促进骨骼健康等方面带来一定益处。但肌肉量需与整体健康状态相匹配,并非越高越好。

1、增强代谢能力

骨骼肌是人体基础代谢率的主要贡献者,肌肉量较高的人群通常基础代谢率更高,有助于促进热量消耗和维持正常血糖水平,可能降低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此外,肌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较好,有利于调节糖脂代谢。

2、提升运动表现

骨骼肌含量较高的人群往往在爆发力、耐力和运动协调性方面更具优势。肌肉量充足可提高运动效率,例如在短跑、举重等需要快速发力的运动中表现更佳,同时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

3、降低慢性病风险

研究表明,较高的骨骼肌含量与较低的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相关。肌肉组织可通过消耗葡萄糖、分泌肌肉因子等途径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促进脂质代谢,减少血管硬化风险。

4、改善身体功能

充足的肌肉量有助于维持关节稳定性,改善身体平衡性和日常活动能力,尤其对老年人而言,可延缓肌少症的发生,降低跌倒骨折风险,提升独立生活能力。

5、促进骨骼健康

骨骼肌与骨密度存在正相关性,肌肉收缩产生的力学刺激可促进骨组织重建,维持骨密度,从而降低骨质疏松和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概率。

建议通过规律的力量训练和蛋白质摄入来维持合理肌肉量,但需避免过度追求高肌肉量而忽视心血管负荷或关节健康。若肌肉量异常增高伴随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建议就医评估是否存在内分泌疾病或遗传性肌病等情况。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