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瘫痪症是一种发生在睡眠和觉醒转换过程中的暂时性运动受限现象,患者意识清醒但无法自主活动或发声。这种情况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可能伴有幻觉或压迫感。
睡眠瘫痪症的发生与快速眼动睡眠期(REM期)的异常有关。在REM期,人体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以防止梦境中的动作伤害自身,但当大脑提前从REM期苏醒而肌肉仍处于松弛状态时,便会出现意识清醒但身体无法活动的现象。诱发因素包括睡眠不足、作息紊乱、精神压力过大以及仰卧睡姿。部分患者可能与发作性睡病、焦虑症等疾病相关,但多数情况下属于孤立性症状。
若偶尔发生睡眠瘫痪症,可通过调整睡眠习惯缓解,如保持每天7-9小时规律睡眠、采用侧卧位睡姿、睡前减少电子设备使用等。若频繁发作或伴随日间嗜睡、猝倒等症状,建议到神经内科或睡眠医学中心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等专业检查,排除潜在的睡眠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