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常用的12种手法包括推法、拿法、按法、揉法、摩法、擦法、滚法、搓法、抖法、捏法、掐法以及拍击法等。这些手法通过不同的操作方式刺激经络穴位,以达到舒筋活络、调理气血的作用。
1、推法
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体表一定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适用于四肢及腰背部,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
2、拿法
以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提捏肌肉或韧带。常用于颈肩部,能松解粘连、缓解痉挛,改善肩颈僵硬。
3、按法
用手掌或指腹垂直向下按压体表。多用于腰背或关节处,具有放松深层肌肉、减轻疼痛的效果。
4、揉法
以手掌或手指在局部做环形回旋揉动。适用于腹部和关节周围,可促进消化、消散瘀结。
5、摩法
用手掌或指腹在体表做轻柔的环形摩擦。常用于胸腹部位,可调理气机、缓解腹胀。
6、擦法
用手掌紧贴皮肤快速来回摩擦,如擦热腰部。能产生温热感,驱散寒湿,改善寒性腰痛。
7、滚法
以小指掌指关节为支点,前臂带动腕关节滚动。多用于背部和四肢,可增强肌肉弹性,解除疲劳。
8、搓法
双手夹住肢体往返搓动。适用于上肢和下肢,可放松肌肉、疏通经络。
9、抖法
握住肢体末端进行小幅度的上下抖动。常用于四肢关节,能缓解关节僵硬,增强活动度。
10、捏法
三指捏起皮肤并捻转前移。多用于脊柱两侧(捏脊),可调节脏腑功能,提升免疫力。
11、掐法
用指甲垂直按压穴位。如掐人中急救,可开窍醒神,用于晕厥急救。
12、拍击法
用手掌空掌或虚拳拍打体表。多用于肩背,可振奋阳气,促进气血运行。
推拿操作需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宜手法,建议由专业医师施行。操作时力度应循序渐进,避免暴力按压,若出现皮肤破损或疼痛加剧需立即停止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