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补液治疗、止泻治疗、抗病毒治疗以及对症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案。该病具有自限性,多数患者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缓解,若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1、一般治疗
患病期间需注意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饮食上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米粥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刺激肠道。若存在乳糖不耐受,需暂停乳制品摄入。
2、补液治疗
腹泻、呕吐可能导致脱水,轻中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补充电解质。若出现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等重度脱水表现,需立即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液体。
3、止泻治疗
蒙脱石散可通过吸附病原体、保护肠黏膜减少腹泻次数;洛哌丁胺可抑制肠蠕动,但需注意细菌性肠炎患者慎用。用药期间需观察大便性状变化,若出现血便需停用。
4、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药物适用于重症或免疫缺陷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普通患者一般不推荐抗病毒治疗,因病毒性肠炎多为自限性病程。
5、对症治疗
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腹痛明显者可遵医嘱服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肠道痉挛,但青光眼患者禁用。
日常应注意手卫生及饮食清洁,婴幼儿需做好排泄物消毒。若出现持续呕吐无法进食、意识模糊、血便等情况,应立即急诊处理。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脱水体征变化,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以免破坏肠道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