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吞咽过程通常可分为认知期、口腔准备期、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五个阶段,各阶段相互协调完成食物由口到胃的运输。
1、认知期
此阶段为吞咽的起始环节,个体通过视觉、嗅觉等感知食物,并做好进食准备。大脑皮层会协调唾液分泌及口腔肌肉活动,为后续吞咽动作提供基础。
2、口腔准备期
食物进入口腔后,牙齿进行咀嚼将大块食物磨碎,舌部与颊部肌肉协同搅拌,使食物与唾液混合形成食团。此阶段需唇部闭合防止食物外溢,持续时间根据食物性状不同而变化。
3、口腔期
舌体上抬将食团推至硬腭后部,通过舌骨肌群的收缩产生压力,将食团向咽部运送。此时软腭上抬封闭鼻咽通道,避免食物反流入鼻腔,该阶段为自主控制过程。
4、咽期
食团触及咽部触发吞咽反射,会厌软骨后倾遮盖气管入口,声门关闭防止误吸。咽缩肌规律收缩推动食团下移,环咽肌松弛开放食管上括约肌,食团进入食管,此阶段为不可逆的反射活动。
5、食管期
食团通过食管时,平滑肌产生自上而下的蠕动波,配合重力作用将食物推送至胃部。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使食团进入胃内,随后括约肌收缩防止胃内容物反流,此阶段历时约8-20秒。
若出现吞咽疼痛、呛咳或异物感等情况,可能提示吞咽功能障碍,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科或消化内科就诊,通过吞咽造影、喉镜检查等手段明确病因。日常进食时应保持坐姿端正,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程中说话或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