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术是一种通过穿刺骨骼抽取骨髓液进行检测的医疗操作,通常用于诊断血液疾病、评估病情进展以及指导治疗方案制定。该检查在血液科、肿瘤科等临床科室较为常见。
1、检查方法
骨髓穿刺术通常在髂后上棘或胸骨等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后使用特制穿刺针进入骨髓腔,抽取少量骨髓液。操作过程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完成,以降低感染风险。
2、诊断血液疾病
该技术可直接观察血细胞形态、数量和比例,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疾病具有确诊价值。通过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测,还能发现特定基因异常。
3、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
对于已确诊患者,定期复查骨髓穿刺可监测治疗效果,评估是否达到完全缓解状态。根据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情况,临床医生可及时调整化疗方案或决定是否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需注意骨髓穿刺属于有创操作,术后需加压包扎穿刺点并保持清洁干燥。检查应在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凝血功能障碍或局部皮肤感染者需提前告知医生。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穿刺部位疼痛或血肿,通常1-2天可自行缓解。